“催收”顾名思义就是催收欠款,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,市面上也有不少正规公司做催收业务,用合法合规的方式为债权人争取利益。但是,在利益的驱动下,有小部分人动起了“歪脑筋”,在通过正规方式没有办法收回欠款时,便变相采用“软暴力”手段对付欠款人。“软暴力”手段包括:辱骂、威胁、恐吓等。
近日,山东省济南市平阴法院审理了一起采用“软暴力”方式催收欠款的案件。
经调查,2019年,多个被告人共同出资成立催收公司,通过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,获取贷款逾期客户信息。在获取相关信息后,被告人采用威胁、恐吓等手段进行催收工作。催收成功的,被告人按回款金额的3%-40%比例收取佣金提成。公安机关在扣押的被告人的手机中发现了数百条包含威胁、恐吓、侮辱内容的短信。也正是由于各被告人不正当的催收手段,导致在催收过程中,有多名欠款人因无法承受催收而被迫离婚、甚至自杀。各被告人的催收方式,明显超过了正常催收的限度,给欠款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,同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,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。
基于法院认定的事实,法院最终判决两被告人犯寻衅滋事罪,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有期徒刑两年和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。
罪名规定:
《刑法》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,破坏社会秩序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:(一)随意殴打他人,情节恶劣的;(二)追逐、拦截、辱骂他人,情节恶劣的;(三)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、占用公私财物,情节严重的;(四)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,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。
如何识别行为是否属于“软暴力”?
从行为程度看:软暴力会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、进而产生心理强制,或足以影响、限制人身自由,危及人身健康、财产安全,影响他人正常生活、工作、经营。
典型表现:
1.跟踪、扬言传播特殊疾病、揭发隐私、诬告陷害、恶意举报等;
2.非法侵入住宅、拉横幅、播放哀乐、泼洒污物、堵门、设置障碍。
结语:近些年,各类小贷公司层出不穷,不少人因错误的消费观念陷入债务循环,从而被迫以贷养贷,恶性循环。这也给不法催收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,适度消费、理性借贷。在发生借贷后,也要遵守诚信,及时还款。遇到不法的借贷公司或催收人员、单位,要学会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出借人也应当注意识别催收公司的经营资格和催收方式,切勿采用违法的催收方式。
作者:唐陈潇贲 律师 案例来源:裁判文书网
本文系原创,欢迎各位转发、评论、点赞、收藏。如有法律问题,可通过评论或私信的形式,与作者取得联系。本头条号将持续为各位网友普及法律知识,评析热点事件,揭露法律风险。